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校企合作】喜结硕果!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能源技术突破

2025-04-07 字号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政产学研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大会表彰了2024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优秀案例和成果。哈电汽轮机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同突破的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系统高温部件耐高温抗氧化涂层核心技术荣获“中国产学研深度融合好案例”。该项技术研究不仅填补了我国在高温压缩空气储能耐高温抗氧化涂层领域的空白,更探索出一条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创新路径。


联合攻关,破局高温氧化难题

面对储能系统高温压缩机最后一级出口温度高达570℃、高温透平进气温度达到550℃的极端工况,传统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技术遭遇瓶颈,高温空气的强氧化性远超水蒸气,常规材料难以满足长周期运行需求。哈电汽轮机材料研究所组建跨学科团队,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涂层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结合西安交通大学材料腐蚀研究优势,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研发体系,积极突破耐高温抗氧化涂层核心技术。


机制创新,激活技术转化链

项目首创“双轨并行”研发模式,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专注涂层微观机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构建工况模拟实验平台,哈电汽轮机材料研究所负责工程验证与优化。技术团队创新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基材,结合三种不同金属基复合涂层,以及对其中两种渗层,模拟运行工况,进行氧化性试验。通过1000小时氧化性实验验证,最终锁定两种抗氧合金基材,并优化出金属合金涂层与金属基复合涂层的最佳工艺方案。


人才共育,构建创新生态

此次合作,哈电汽轮机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三方搭建起了项目和人才共同培养的平台。西安交大研究生在项目中完成研究;中国科学院团队培养出涂层技术骨干;哈电汽轮机材料研究所工程师深度参与高校实验设计,青年科研人员跟踪试验调试,持续开展技术沙龙与联合研讨,提升了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形成公司涂层技术核心人才梯队。这种“研中学、战中练”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工程技术人才理论与实操脱节的行业痛点。

此次合作印证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好协同效应,为装备制造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范式,彰显了新型举国体制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强大生命力。哈电汽轮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攻关,推动更多行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